争议超高诗岩!场均0.5分却跻身12人,郭士强:锻炼新人非挡箭牌

作者:山猫直播

随着徐杰、张宁的落选,中国男篮最终的12人大名单,终于尘埃落定。

争议、不解、为什么……

有太多的疑问,充斥在社交媒体上。比如说,高诗岩投射那么差、赵嘉义在热身赛期间,就没有展现应有的价值等等。



除此之外,李祥波能够入围,成为大家讨论最为激烈的话题。而一句“来自广州男篮,也就不奇怪了”,成为大家调侃的焦点。

玩笑可以开,但是李祥波入选,究竟适不适合,我们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思考。

首先:数据难以服众

上赛季是李祥波初入联盟的第一个赛季,出战45场,有19场首发,场均26.5分钟,能拿到8.3分和6.2个篮板。

如果按一个新人的标准来考量,那么李祥波的这个数据是完全没问题的,已经超过了大部分新秀。但现在是入选中国男篮,这个表现是否达到一个4号位的要求,就有很大的争议了。



然而下面的这组数据,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。

上个月,为了亚洲杯磨合阵容战术,中国男篮进行了四场热身赛。

这4场比赛,李祥波全部出场,但是时间并不长。分别为2分钟、6分钟、2分钟、5分钟。而贡献的数据也是极为尴尬,场均只有0.5分!也就是只有最后一场拿到2分,其他的三场比赛几乎毫无贡献。

这几场热身赛之后,可以说李祥波已经锁定了一个淘汰的名额。



其次,功能性有独特的利用价值

如果单从数据上来分析,那么李祥波的确没有留队的理由。但是主教练郭士强,或许更加看重的是他的战术价值。

1、内线人员短缺。如果说周琦和杨瀚森回归,那么肯定没有李祥波的位置。

但是从前几场热身赛来看,内线能用的球员,只剩下了胡金秋和余嘉豪,赵嘉义虽然可以打四号位,但是他将要承担更多的定点投射任务。另外,还要兼顾三号位的攻防。

这样算下来,内线的人员储备太薄弱。倘若胡金秋和余嘉豪一旦出现伤病,那么中国男篮的内线就麻烦了。

因此带上李祥波,也算是以备万全。



2、战术意义:防守的价值。虽然说李祥波只打了一个赛季的CBA,但是在这一年里,李祥波的任务和角色在广州男篮不可或缺。尤其是焦泊乔受伤之后,李祥波除了承担进攻的重担,还要防守对手的强力内线,诸如周琦、克里斯,甚至洛夫顿等悍将。

因此,面对亚洲这些内线的对手,李祥波的防守能力,应该可以信任。这也是唯一能合理解释的理由。

最后,郭士强的压力很大

此次亚洲杯,中国男篮的目标相对明确,在锻炼新人的同时,争取成绩能够打进前四,争取拿牌。因此,12人中有9人是第一次参加亚洲杯。

但是这套阵容想要打进前四,并不容易。



一直以来,后卫线是中国男篮的薄弱点。球员惧怕紧逼、没有突破能力、身体对抗差。只有内线是球队相对信赖的攻击点,同时内线又是战术的基本点、发起点。一旦内线出了问题,中国男篮的进攻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。

上面我们也提到了,此次中国男篮的内线储备,只有胡金秋和余嘉豪,抛去受伤的风险不谈,两人的体能会饱受较大的考验。并且,还有犯规的困扰。

那么,这个时候李祥波能不能顶住压力,承担起攻防的重担,令人捏了一把汗。

如果说李祥波不能打出预期的效果,那么对手的防守重心就会集中在另外一名内线的身上,中国男篮的进攻就会陷入困境。



因此,此次亚洲杯中国男篮锻炼新人值得大家赞赏,但是战绩不理想也会遭到媒体和球迷的口诛笔伐。

当然,一个李祥波不足以影响中国男篮整体的大局。但是大家设想一下:如果把李祥波换成王哲林、沈梓捷,甚至刘传兴、刘泽一,是不是又多了几分胜算呢?

相关内容

热门标签